依照導演的工作流,制片人會找到剪輯師把電影剪出來,有時候是拍攝快結束的時候就開始剪輯,有時候是拍攝完全結束再剪輯。一些導演會大量參與到剪輯當中,而另外一些導演不會參與,他們讓剪輯師按他們的需求做調整。制片人要像監督拍攝制作一樣監督后期制作,主要掌控工作日程、預算和主要的情節部分。
策劃與宣發
電影后期完成之后,制片人要再次接管項目。如果制片人負責談錢或自己就是出資人,那么這部影片或多或少就是自己的一個需要賣出去的產品。優秀的制片人會和宣發工作的專業人士(或團隊)合作,制定策略,樹立觀眾群和宣傳點,投電影節,可能還能參加巡展。
洽談全球版權問題
產品推銷出去之后,就會引來注意。影片有多少潛力已經展示給發行方看到了,這時制片人就要開始談發行權、分賬點和上映計劃等事宜。制片人要與原始投資方、導演和/或(牽涉其利益的)明星一起選擇影片的最佳發行路徑,力求實現最高的投資回報。如果你對發行流程感興趣,那么可以研究一下一些大的發行公司,以及一些在電影節首映買下微成本作品的一些小公司。這對于你在選擇作品買方或與之進行溝通都是有幫助的。
該說的都說了,所以你明白了嗎,制片人到底是做什么的呢?應該說,他們的工作涉及一切。制片人是項目得以順利運行的基礎。所以說,奧斯卡最佳影片獎上臺領獎的人是制片人可不是沒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