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與其他影片不同,紀錄片不但要強化真實性特點,還要根據拍攝內容的需要選擇不同的拍攝手法和技巧,其中拍攝技巧對紀錄片的拍攝質量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掌握必要的拍攝技巧對紀錄片拍攝而言意義重大。
二、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強化采訪質量
紀錄片往往需要采訪人物,人物采訪的拍攝,是紀錄片拍攝的一個難點,但它往往不被人重視。其實人物采訪的拍攝十分重要,如果拍攝不成功,就會破壞人物的生活秩序,甚至破壞紀錄片的真實性,但現在這種現象還是很普遍的。人物采訪怎樣拍攝才算成功呢?我認為必須做到無論采訪內容還是形式都能很好地融入生活、符合紀錄片拍攝實際,具體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根據采訪對象不同,提高采訪的針對性
由于紀錄片對真實性有較高的要求,因此采訪環節至關重要。為了提高采訪的整體質量,在確定了采訪對象之后,應認真分析采訪對象的特點,并對采訪對象進行準確分類,根據具體的類別以及采訪對象的特點,采取對應的采訪方式,保證采訪工作的整體質量滿足實際需要,同時也提高采訪工作的整體效果。因此,正確對采訪對象分類,并提高采訪的針對性,是提高紀錄片拍攝效果的關鍵。只有認識到這一點,才能保證紀錄片的采訪環節達到預期目標,滿足紀錄片拍攝需要。目前采訪對象主要可以分為事件的直接參與者、了解事件的人以及受到事件影響的群體這幾部分。對于這幾種采訪對象,應掌握不同的采訪技巧。首先,對于事件的直接參與者,在采訪中應盡可能挖掘事件背后的故事,例如參與動機,具體的參與過程以及事件本身的詳細信息。其次,對于了解事件的人,在具體采訪中應重點挖掘與事件相關單位各種背景信息,以及事件對其他人造成的影響。再次,對于受到事件影響的群體,在采訪中應突出事件造成的影響,并突出事件的典型性。
2.根據采訪對象的特點,制定合理的采訪內容
從紀錄片的內容來看,采訪對象所陳述的內容,對紀錄片的拍攝有著重要作用和影響。基于采訪對象的特殊性,以及采訪對象對紀錄片拍攝的重要影響,在采訪過程中,不但要根據采訪對象的特點制定合理的采訪內容,還要正確分析采訪對象的特點,并根據采訪對象的實際需要選定特殊的話題,同時使話題能夠圍繞紀錄片主題服務。因此,根據采訪對象特點,制定合理的采訪內容,是紀錄片拍攝過程中的重要手段,對提高紀錄片拍攝質量和拍攝效果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
3.把握正確的采訪原則,提高采訪的有效性
基于采訪工作對紀錄片的重要性,在具體的采訪過程中,只有把握正確的采訪原則才能做好采訪工作。結合紀錄片的拍攝特點以及采訪對象的特點,在采訪過程中,應把握全面性原則、針對性原則和實效性原則,使采訪工作能夠在內容上更加全面,滿足紀錄片的主題需要,同時還要根據采訪對象的不同,提高采訪的針對性,最后,還要注重采訪主題的選取,提高采訪的有效性,使采訪過程能夠最大程度的滿足紀錄片的拍攝需要,為紀錄片拍攝提供有力的支撐和幫助。
三、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注重生動細節的把握
在紀錄片拍攝中,很多攝像師常常感到細節很難拍到,也很難拍好,細節拍攝確實很難,但只要你認真去拍,就一定會拍到更多、更生動的細節。對于紀錄片而言,生動的細節是提高紀錄片觀賞性和整體質量的關鍵要素。基于這一認識,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注重生動細節的把握,具體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注重對細節的捕捉
在紀錄片中,細節是展現紀錄片內容的重要元素,通過細節的拍攝,可以更好地詮釋紀錄片的內容,全面展示紀錄片的拍攝成效。基于細節畫面對紀錄片的重要性,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應對細節畫面引起足夠的重視,不但要在拍攝計劃中加入細節捕捉的內容,同時還要在具體的拍攝過程中,注重對細節的捕捉,使紀錄片能夠全面反映細節的變化以及突出細節內容,確保紀錄片的拍攝能夠取得積極效果。因此,注重對細節的捕捉,是提高紀錄片拍攝質量的關鍵,對紀錄片拍攝而言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2.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學會特寫鏡頭的運用
對于細節的捕捉,要想把細節完全呈現出來,除了一般鏡頭的運用,特寫鏡頭的運用也是十分必要的。從目前紀錄片的拍攝效果來看,適當運用特寫鏡頭,不但可以提高紀錄片的拍攝質量,同時還能夠全面呈現細節特征,使細節內容能夠更完整地展示在觀眾面前,達到提高紀錄片拍攝水平的目的。因此,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學會特寫鏡頭的運用,并根據紀錄片主題和內容的實際需要,制定具體的拍攝計劃,保證紀錄片的細節能夠完美得展現出來。
3.應提高畫面質量,使之更加細膩
雖然紀錄片主要是以敘事為主,但是優美的畫面和較高的畫面質量,也是為紀錄片加分的重要因素。結合當前紀錄片拍攝實際,細膩的富有美感的畫面,能夠直接提高紀錄片的觀賞性。特別是對于一些題材相對特殊的紀錄片,需要主打細節質量和突出畫面效果的,就更需要在拍攝過程中提高畫面質量,使之更加細膩逼真。由此可見,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提高畫面質量,是滿足拍攝需要的重要手段,對紀錄片的拍攝而言具有重要意義。
四、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保持鏡頭的平穩
除了特殊情況,紀錄片的鏡頭必須平穩,因為平穩的鏡頭更客觀,更能體現紀錄片的真實性。在紀錄片拍攝中,能用三腳架拍攝的要盡量用三腳架拍攝,像外景、靜態畫面、一些常規的生活場景等等。但生活中充滿了變數,很多鏡頭是無法用三腳架拍攝的,或者會因為用三腳架而錯過了很多好鏡頭,而肩扛等拍攝方式則相當靈活,能適應場景的各種變化。結合紀錄片的拍攝實際,具體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1.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盡量選擇正常角度拍攝
由于紀錄片對真實性要求較高,不需要像電影拍攝那樣用到多種鏡頭的變換,因此,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選擇正常角度拍攝,即:從人物和景物正面拍攝,并提供全景鏡頭,同時保證鏡頭的角度與人物及景物平視。除此之外,還要以正常的角度體現拍攝內容,使鏡頭中的景物能夠給人以真實的感覺,滿足紀錄片的拍攝需求,達到提高紀錄片拍攝質量和拍攝水平的目的。由此可見,紀錄片在具體拍攝過程中,應對拍攝角度有一定的要求,其中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拍攝角度應全面反映主題內容,最大程度的保證拍攝的真實性,滿足紀錄片的拍攝需要。
2.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合理選擇拍攝角度
考慮到紀錄片的特點,以及紀錄片對拍攝過程的較高要求,在紀錄片的拍攝角度選擇中,應有所側重。在拍攝過程中,拍攝角度有正常視角、仰拍、俯拍以及特寫等多種角度和方式。結合紀錄片的拍攝經驗,紀錄片在拍攝角度的選擇中,不但要體現出拍攝內容的真實性,還要保證所用鏡頭能夠體現出一種平實的感覺,給觀眾以真實感和親切感,而不是那種鏡頭頻繁變換的虛幻感覺。基于這一認識,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合理選擇拍攝角度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選擇好了拍攝角度,才能保證紀錄片的拍攝取得積極效果。
3.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應保證鏡頭穩定
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鏡頭的平穩性十分重要。如果鏡頭不穩,發生搖晃或者顛簸,很容易給觀眾一種不真實的感覺,極大的影響觀眾的觀看感受,使觀眾對紀錄片的拍攝效果產生質疑。在具體拍攝中,應采用固定鏡頭的方式保證鏡頭平穩性。因此,保證鏡頭的平穩性,確保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能夠真實的反映主題內容,并提高拍攝的整體質量,使紀錄片在拍攝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拍攝技巧的支持。由此可見,保證鏡頭的平穩性,對紀錄片拍攝而言十分重要。
五、結論
通過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紀錄片的拍攝需要,以及對紀錄片拍攝過程的了解,在紀錄片拍攝過程中,要想提高紀錄片的拍攝質量,就要從強化采訪質量、注重生動細節的把握以及保持鏡頭的平穩等方面入手,確保紀錄片拍攝取得積極效果,使紀錄片在整體拍攝質量上滿足實際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