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紀錄片的拍攝手法與技巧
發布時間:2020-4-3 19:46:19 瀏覽數:1096 次
紀錄片與故事片可以說是兄弟關系,同時紀錄片也可以說是電影的長子,在我國,拍攝的紀錄片很少能達到《舌尖上的中國》這樣能取得大家的一致好評,大多數都是不被看好的,鮮有人問津。所以說,是否了解運用得當的拍攝手法就決定了這部紀錄片的命運,正如被翻拍多次的《神雕俠侶》但是廣受歡迎的就那么兩部,因此
蘇州新天地影視舉出以下幾種常見的拍攝手法進行剖析:
1真實的表現手法
影片的真實性是紀錄片的本質屬性,這簡單來說就像價值是一個商品的本質屬性一樣,真實的表現手法包含兩個方面,一方面影片記錄的情況都是真實的,客觀存在的,另一方面紀錄片主要是給觀眾帶來真實的感受。紀錄片上的復原指的就是事物本身所發生的原模原樣的形態。《舌尖上的中國》就是真實的反映了我國大江南北的各個民族的生活習慣,當地的食材以及烹飪方法,因為這些方法真真實實的存在,因為這些都是身邊的東西確確實實可以感受到,所以這部紀錄片受到了廣大群眾的一致好評和認可。
作為觀看影片的主體,紀錄片能夠很好地將事物的真實性展現出來,這些與創作者所知道的歷史有很大的影響,所以紀錄片中最有說服力的就是紀錄片中的真實因素。創作人具有再現歷史情況的能力,特點鮮明的記憶深刻的往事能被觀眾很好的記在腦海里面。等再現這些記憶的時候就是內心深深銘記的,在思想上面起到了共鳴,文學創作就是讓我們在思想上面產生共鳴。
2手法采用虛實結合
2.1虛擬現實而非虛構現實
有些場景需要通過現代科學技術手段進行虛擬再現,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如實實現的,但是并不是虛擬的,是真實存在的,以歷史為依托。虛擬不是虛構,運用三維動畫以及特效進行虛擬再現是一種有依據的虛擬,比如《圓明園》如果缺少了現代科技支撐,是很難構造出來的,因此觀眾很難看出之前的樣子,通過虛擬技術可以將毀滅之前的樣子完整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人與自然》中的特別紀錄片《與恐龍同行》外國人員很好地運用了虛擬再現的手法展現了一個個栩栩如生的恐龍群。
2.2虛擬真實結合
虛擬再現需要我們發揮想象能力,真實再現就是體現我們的知識儲備能力,兩者相結合的話就會產生不可描述的效果,很好的融合到一部紀錄片中,中國的戲曲就是生動地體現了紀錄片的虛實結合的手法,既需要演員和服裝也需要虛擬的舞臺效果作為裝飾,這對我們的想象能力是有很大的考驗,往往年輕一代很難把握戲曲的真實的存在意思。
以上是蘇州新天地影視對于紀錄片拍攝制作手法的見解,更多詳情了解:http://www.xinyuanprint.cn